保护自己的心理承受极限

阅读 作者:股海网时间 2016-07-30 炒股经验

年初给某朋友推荐中信证券,他居然赔了点钱。很纳闷,问其缘由,却原来是全仓杀入,结果股价一跌,慌了,就全跑掉了。后来看着一路上涨的股价望洋兴叹,也不敢追了。归根结底,是因为仓位太重,超过了心理承受极限,反而拿不住,如果当初少买点儿,兴许倒能赚钱。

   这是一个有趣的现象:投资者往往是因为投资的比例超过了心理承受极限,导致了失败。比如在一只股票上仓位过重,股价连续暴跌;透支炒股,抵押不动产炒股,甚至借债炒股,底部割肉,都是把自己逼到了心理极限上。

   博弈本身就是一个主观与客观的结合,结合的效果也就决定了博弈的结果。投资的博弈也是要讲究心理和谐的,不能超过心理承受极限。投资的经典理论“不要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或者是搞投资组合,首先是为了保护人的心理承受极限,防范风险倒是次要的。有了心理承受能力,判断才能客观。否则,“惊慌”必然“失措”。记得投机大师李默佛说过“如果你由于股票而失眠,那么卖出你的股票,卖到你能睡着为止”。这同样是保护自己的心理承受极限,以防因 “惊慌”而“失措”。

   或许有人以为某某股票我很有把握,我一定能“如何如何”。可我们常常看到的是,两根阴线下来就做不到“如何如何”了,一轮暴跌之后就全傻了。临危不惧是不可能的,所以我们不能忽视人性的弱点。

   在运动之前,你要对自己的心率、肺活量有个大致的了解;在投资前也要对自己的心理承受极限做到心中有数,如果因为买股票白天坐卧不安,晚上辗转反侧,很难想象这样的投资能够赚钱。

   具体地说,确定能拿出多少资金做投资?具体在一只股票上能够承受的亏损是多大?建多大的仓位还能睡得着觉?止损线设在多少钱?都想明白了,就踏实了,大不了止损就是了。或许这些都是老生常谈,但投资亏损往往是因为不相信老生常谈。

上传会员: 
股海网
上传时间: 
2016-07-30
下载积分: 
-
免责申明: 
请仔细阅读并同意后才能下载
本附件为论坛用户分享上传,股海网没有对文件进行验证,不能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也不保证下载资源能正常安装和使用,且下载后扣除的积分无法退还,除非您充分理解并完全接受本声明,否则您无权下载。
本站对提供下载的软件、指标、资料等不拥有任何权利,其版权归该下载资源的合法拥有者所有。本附件仅供学习和研究,不得用于商业或非法用途,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参看 《侵权处理流程》《免责声明条款》
点击下载无反应时,更换手机自带浏览器重登录操作,如华为浏览器,苹果Safari浏览器,第三方浏览器有不兼容现象,或先收藏再到电脑端下载
同意以上声明才能下载,扣除积分无法退还!
我已知晓! 点我同意 所有条款自愿下载!
如有问题请点关闭提交问题反馈→
关闭
收藏
全部评论共 0 条

问题反馈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