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海学习-彼得·林奇三、如何像彼得.林奇那样挑选股票?

阅读 作者:股海网时间 2014-03-27 炒股经验

三、如何像彼得.林奇那样挑选股票?

  如果说巴菲特是神坛中的偶像,那么彼得·林奇就是平民中的英雄,更加容易被普通投资大众所接受。
  
  这位前富达麦哲伦基金的基金经理备受世人推崇不仅是因为他创造了共同基金管理人至目前为止的最佳业绩-资产管理规模从1978年开始时的2千万美元增长到1990年林奇退休时达140亿美元,年平均投资回报率高达29%,平均超越市场基准回报13.4%,甚至超过股神巴菲特的平均投资回报率。更有意义的是,在彼得·林奇退休之后,他毫无保留地将其成功投资心得和方法通过著书立说和演讲向普通投资者广为传播,告诉人们投资并不是那么复杂,任何一个人通过留心观察生活再做一些研究都可以战胜股票市场上的所谓专家。某种程度上,他的意义不在于从方法上授之以渔,而是给与投资大众以信心和信念。
  
  林奇是通过运用一些最基本的法则和常识来实现其出众的投资业绩,并且他有一个坚定的信念,那就是个人投资者相比机构投资者而言,有着与生俱来的优势。其原因就是机构投资者不愿意或不可能投资一些尚未引起分析师或者基金经理关注的中小盘股,而这些股票往往能提供惊人的回报,从而留给个人投资者大量的选股机会。A股市场的上市公司数量虽然还远未达到美国上万家的规模,但也不乏充满活力的中小盘公司,而且数量还在不断扩大,国内个人投资者同样有施展的舞台。
  
  以下将对彼得·林奇的投资理念和方法进行一番新的本土阐释,让国内更多普通投资者了解这些已被时间检验过的投资真谛。
  
  彼得·林奇的投资哲学
  
  许多投资者都拜读过林奇阐述自己投资理念的著作,如《战胜华尔街》、《学以致富》等,这些著作被喻为投资宝典,而林奇本人却将其总结成三大主要原则:只购买熟悉的股票,做自己的研究,以及长期投资。
  
  1. 只买熟悉的股票
  
  林奇的理念是,最好的选股工具是我们的眼睛,耳朵和常识。林奇很自豪的表示,他的很多关于股票的绝妙主意是在逛杂货铺,或者和家人朋友闲聊时产生的。由此可见,每个人都具备这样的能力。我们可以通过看电视,阅读报纸杂志,或者收听广播得出第一手分析资料,我们身边就存在各种上市公司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如果这些产品和服务能够吸引你,那么提供它们的上市公司也会进入你的视野。对于大多数没有行业背景的个人投资者而言,最容易熟悉的股票就是那些消费类或与之相关的上市公司股票。
  
  事实上,即便在中国,目前消费类概念股票虽然还没有像美国那样成为市场主导,但也有接近一半的上市公司处在房地产、零售、食品饮料、医药、家电、轿车、服装等终端消费领域,个人投资者可以很容易的接触大量相关资讯,甚至是这些产品和服务的消费者或体验者,可以获得最直接的判断。只要我们留心观察身边的生活,就可以用简单的常识来找到伟大的投资机会。
  
  2. 做自己的研究
  
  通过观察周围事物和个人兴趣来收集一手资料只是一个良好的开端,随后就要展开一番详尽的研究。在这里投资者不可以被林奇著作中所描述的简单投资所“误导”,林奇并不是靠一时的灵感显现而决定拍板投资,在灵感的过后都有严谨的调研确认工作,这才是他成功的基石。以下几条标准是林奇用来确认一个想法是否会转化为最终投资机会的关键:
  
  高毛利率:假如是因为某个受欢迎的产品使你对生产它的公司产生最初的兴趣,那么接下来还需要确定这个产品是否能够产生丰厚的利润率。再好的产品,再快的销售额增长,如果仅有10%出头的毛利率,也很难实现值得长期信赖的业绩增长,低毛利率使得公司变得非常脆弱,任何内外部因素的变化都可能显著影响公司的业绩,加大投资其股票的风险。所以,不能只关注表层的销售情况和产品在市场上受欢迎程度就决定投资,还要确定公司的赚钱能力和利润率是否可以持续。
 

上传会员: 
股海网
上传时间: 
2014-03-27
下载积分: 
-
免责申明: 
请仔细阅读并同意后才能下载
本附件为论坛用户分享上传,股海网没有对文件进行验证,不能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也不保证下载资源能正常安装和使用,且下载后扣除的积分无法退还,除非您充分理解并完全接受本声明,否则您无权下载。
本站对提供下载的软件、指标、资料等不拥有任何权利,其版权归该下载资源的合法拥有者所有。本附件仅供学习和研究,不得用于商业或非法用途,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参看 《侵权处理流程》《免责声明条款》
点击下载无反应时,更换手机自带浏览器重登录操作,如华为浏览器,苹果Safari浏览器,第三方浏览器有不兼容现象,或先收藏再到电脑端下载
同意以上声明才能下载,扣除积分无法退还!
我已知晓! 点我同意 所有条款自愿下载!
如有问题请点关闭提交问题反馈→
关闭
收藏
全部评论共 0 条

问题反馈 取消